
11月7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七屆八次常務理事會擴大會議在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召開。相關領導嘉賓,來自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理事單位的企業家和專家代表、新聞媒體代表參會。監事會監事列席本次會議。會議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主持。
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PTA分會”標準名稱調整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精對苯二甲酸分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綠宇基金管理委員會”撤銷等事項。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關曉瑞介紹了協會秘書處2024年前三季度開展的重點工作。2024年以來,協會堅持引導行業理性發展,為行業提供科技和品牌價值,并推動國內外雙循環發展,重點圍繞黨紀學習教育、行業重大問題研究、深化統計調研、推進綠色發展、搭建科技服務平臺、探索品牌建設新路徑和強化內部建設等內容開展了豐富的工作,努力引導和支持化纖行業積極健康發展。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我國紡織行業擁有全世界最為完備的現代纖維加工產業鏈,從化學纖維到終端制成品,全產業鏈的綜合研發與制造水平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我國多層次、多領域、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今年以來,我國紡織化纖行業運行情況如何?未來有哪些趨勢需要關注?
對于紡織行業的運行情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貿易辦公室主任、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趙明霞表示,2024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形勢整體上仍然復雜嚴峻,但行業多年轉型升級累積形成的發展韌性充分顯現,各項主要運行指標均實現正增長,利潤總額增速在全國工業中居于中上游,營業收入和出口總額增速居于中游,為國民經濟“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對于化纖行業的運行情況,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吳文靜表示,2024年以來,我國化纖行業運行呈現恢復性增長,產量在低基數基礎上同比較快增長,增速環比逐步回落,實際新增產能放緩;行業開工負荷總體處于高位,出口有所下滑;三季度成本支撐減弱,但行業經濟效益同比提升,運行質量有所改善。
聲明:本文的內容、模板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聯系刪除。
- 丙綸加捻絲:特性、生產與應用
- 以數字化轉型破局傳統產業發展瓶頸
- 毅通織造丙綸高強絲:卓越性能賦能多領域應用
- 2025青島紡織服裝產業大會
- 探秘丙綸高強絲:性能與實用兼備的化纖材料
- 如何推動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
- 丙綸普強絲與丙綸高強絲:性能差異與應用分工
- 2025年第五屆國際繩網大會在青島召
- 清遠市毅通織造有限公司:丙綸普強絲的專業生產商
- 深汕兩地紡織服裝產業鏈迎來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