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來,中國與東盟紡織服裝領域貿易、投資合作迅速發展。中國東盟紡織服裝業合作互補性強,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擁有世界上完整的產業鏈,紡織工業品類齊全,加工配套水平高,技術先進,性價比高,能夠滿足東盟紡織服裝企業的需求。
紡織服裝業是越南、印尼、柬埔寨、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制造業的重要行業之一,具有勞工成本優勢和棉花價格優勢、關稅優惠,并有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近些年來,中國不少紡織服裝企業在東盟國家投資設廠,推動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紡織服裝行業是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先導產業之一,同時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進工業化發展、創造國民財富以及提供大量就業的首選民生產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東盟是中國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時也是中國紡織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點地區之一。
越南被公認為世界第三大服裝出口國,紡織品是越南重點出口產品之一。2018年,越南紡織業出口額約362億美元,進口原材料及輔料達236億美元,其中:進口布料約128億美元、各類紡織業輔料約54.7億美元、棉花30億美元、紡織紗線約24.19億美元。今年前9個月,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呈增長之勢,達248億美元,增長10.4%。
2019年以來,越南在國內紡織擴產、國外投資增加,以及CPTPP和越南—歐盟自貿協議等機遇的帶動下,越南棉花進口量預計為760萬包。預估2019年全年紡織服裝出口額可達40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4-15%。
服裝紡織行業過去在出口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被認為是朝陽產業。自2005年世貿組織取消紡織品配額以來,菲律賓該產業出口表現有所下降。該國服裝紡織領域的企業也經歷了重重困難,工廠倒閉、規模縮小、大幅裁員等。
中國與東盟的企業在紡織服裝行業互補合作空間大、商機多,尤其是中國企業可通過在東盟國家設廠生產,將產品銷往第三方市場。佰信集團作為東南亞企業服務的供應商,致力于東南亞當地企業的注冊,稅務申報,投資對接,可以向佰信集團咨詢。
尋求當地企業合作,進行行業商會、協會加強對接。更多了解東盟國家行業信息,找準東盟國家合作伙伴;
找準在東盟國家設立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工業園,促進全產業鏈走出去,配套發展;和當地企業在紡織原材料輔料、機械、染料、助劑等方面開展貿易、投資合作;中國紡織工業門類齊全、設備較先進且價格及維護成本低,較易為東盟企業接受。中國企業的紡織服裝機械設備企業走進東盟,與開展機械設備更新合作,協助東盟國家提高生產效率。
近期,中國與湄公河五國紡織服裝產業貿易投資合作報告中提及紡織服裝產業是瀾湄各國共有的支柱性產業,也是六國推動貿易往來、投資互動并建立產能合作體系的重要切入點和增長點。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簡稱“瀾湄合作”)是中國與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共同發起和建設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根據六國政府確定的“3+5+X合作框架”,產能合作是瀾湄六國優先合作發展領域。
2010年,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經過過渡期,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對中國出口的絕大多數商品的關稅目前已降為零,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湄公河五國紡織產業鏈之間的貿易往來與合作。隨著產業鏈合作日益密切,貿易往來活躍發展,湄公河五國在中國紡織行業出口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得益于地理位置臨近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關稅雙重優惠條件,湄公河五國成為中國紡織行業最重要的進口來源地區之一。
紗線是中國從湄公河五國進口的最主要的紡織服裝產品,2018年進口額達到24.7億美元,占中國從湄公河五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46.2%,占中國從全球進口紗線總金額的30.4%。
其中,棉紗線進口額為21.8億美元,占從湄公河五國紗線進口額的88.2%,占中國從全球棉紗線進口額的37.3%。越南是湄公河五國中最大的紗線進口來源地,也是中國紗線進口第一大來源國,其中部分紗線是中資企業產品,返回國內進行后道深加工。
2018年,中國從越南進口的紗線達到23.5億美元,占從湄公河五國紗線進口額的95.1%,越南產棉紗線在湄公河五國進口額中占比達到98.3%。
服裝是中國從湄公河五國進口的另一大類產品,2018年進口額為21.5億美元,占中國從湄公河五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40.2%,針織服裝進口略多于梭織服裝。
越南是湄公河五國中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也是中國第一大服裝進口來源國,2018年進口額達到14.7億美元,占自湄公河五國服裝進口額的68.2%。自柬埔寨、泰國服裝進口額分別達到4億美元和2.3億美元,分別占中國自湄公河五國服裝進口額的18.1%和10.7%。
服裝也是中國自瀾湄國家進口增長最快的產品,受到國際品牌采購布局調整影響,瀾湄國家生產的服裝產品正在越來越多的進入中國內需市場。
2018年,中國自湄公河五國服裝進口額較2015年累計增長93%,年均增速達到24.5%,比同期中國從全球服裝進口額年均增速高出18.1個百分點。
其中從柬埔寨、越南和老撾的服裝進口額年均增速均超過20%,分別達到26.2%、25.8%和21%。2019年上半年,中國從湄公河五國共進口服裝10.4億美元,同比增長16.1%,高于同期中國服裝進口總額增速13.9個百分點。
現階段的進出口貿易結構反映出,中國與湄公河五國之間已經形成了“中國紡織面料供給——湄公河五國服裝加工”的產業鏈條;越南生產的紗線產品也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中國進行后道織造及染整加工,成為中國紡織產業鏈不可或缺的原料補給;湄公河五國生產的部分服裝產品也進入中國內銷市場,為中國居民提供了更多質優價廉的消費選擇。
近年來,中國紡織裝備制造業與湄公河五國紡織產業間的合作關系也變得日益緊密。未來,隨著湄公河五國紡織產業鏈向著精、深加工環節發展,與中國紡織行業的合作空間也將更加多元。
- 丙綸加捻絲:特性、生產與應用
- 以數字化轉型破局傳統產業發展瓶頸
- 毅通織造丙綸高強絲:卓越性能賦能多領域應用
- 2025青島紡織服裝產業大會
- 探秘丙綸高強絲:性能與實用兼備的化纖材料
- 如何推動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
- 丙綸普強絲與丙綸高強絲:性能差異與應用分工
- 2025年第五屆國際繩網大會在青島召
- 清遠市毅通織造有限公司:丙綸普強絲的專業生產商
- 深汕兩地紡織服裝產業鏈迎來深度融合